社会责任

当前位置:首页 > > 社会责任

 一、社会责任必须项要求

1、禁止使用童工
2、禁止强迫性与束缚性用工
3、商业道德
4、严重的环境污染
5、严重的健康或安全隐患
6、工作时间 
7、最低工资
8、员工工伤保险
二、 环境保护
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四、 化学品管理
五、 消防安全管理
六、 废弃物处理
七、 招聘、工作时间、工资和福利
八、 住宿
九、 童工 未成年工
十、 歧视
十一、 骚扰、虐待和惩戒行为
十二、 员工参与
 
 
一、社会责任必须项要求
 
1、禁止使用童工
公司承诺不雇用童工、不支持雇用童工的行为。此外,我们也将向下级供应商企业传达严禁录用童工的要求。
供应商不得使用童工,供应商应建立并保存所有员工的年龄证明文件。
一旦发现下级供应商有使用童工的情况,我们将立即要求其执行限期整改计划,对不做整改或继续使用童工的下级供应商将取消业务合作。
 
2、禁止强迫性与束缚性用工
不允许雇佣任何强迫性劳工、监狱用工、束缚性劳工或非自愿性劳工。
公司《禁止强迫性与束缚性用工的管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
o工作班次结束以后,员工可自由离开公司;
o公司不得被扣留员工私人文件或私人物品;
o不得要求员工缴纳押金、保证金或其他抵押;
o不拖欠员工工资(超过1个工资支付周期),也不允许以束缚员工为目的提前支取工资或借贷行为 ;
o不得因员工拒绝加班而罚款或辞退;
o员工提前1个月提出辞职申请,可随时结束劳动关系,不得对其处罚或扣减工资;
o不选择任何监狱工厂、劳改农场等机构作为供应商或其它商业伙伴。
 
3、商业道德
与愉悦家纺相关的业务需要始终保证信任和透明。不允许任何与腐败或行贿受贿的事件发生, 不得伪造社会责任相关的官方文件。
 
4、严重的环境污染
不允许产生任何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是指一旦从生产场所向外大面积扩散,将造成严重后果且整改困难、费用昂贵的污染。
 
5、严重的健康或安全隐患
防止员工暴露于严重的健康或安全隐患条件下。严重的健康或安全隐患是指对员工生命有直接危险或可导致员工永久伤害或患病的隐患。
 
6、工作时间
供应商应对所有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资进行透明可靠的记录。
 
7、最低工资
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应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
 
8、员工工伤保险
供应商应给所有员工提供工伤保险,以覆盖工伤事故相关的医疗诊治,并对因工伤事故而造成永久性伤残的人员进行赔偿。
 
二、环境保护
 
1、大气排放
应符合所有适用的相关大气排放的法律法规,如有要求,应获取必要的许可证和监测报告。
2 、厂界噪音
应符合所有适用的厂界噪音污染的法律法规,如有要求,应获取必要的许可证和监测报告。
3、污水排放
对污水进行合理的现场处理,或将其外排至有资质的外部污水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污水处理设施(ETPs)应正常运行,并进行维护,污水处理设施应适合于所处理的污水类别和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
4、土壤污染
一旦发现土壤污染,须立即改善。
对当前或之前的活动所造成的可能存在的土壤污染风险,应进行调查和评估。
5、持续改进
对生产运行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制定改善环境影响的可行性计划(可以做3-5年的长期计划),并进行定期审查。计划要明确可衡量的目标、职责、具体行动和完成期限。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公司设立专职安全生产委员会,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围绕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突出重点,深化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努力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1、工作场所风险评估
对整个工作场所和所有车间都应做风险评估。工作场所风险评估应根据生产的变化持续更新逐步削减风险来源(如降低噪音等级,改进机器安全性,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和改善空气质量等)来减少个人防护用品(PPE)的使用。 
2、工伤事故和意外事件 
安委会制定《工伤事故管理规定》,规范工伤事故管理,对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整改措施、预防措施。建立并执行汇报,分析,跟进和处理的操作规程。
3、健康和安全培训 
在操作机器、设备或从事有潜在危险的作业前,所有员工都必须接受必要的足够的安全培训。培训应按照法规和/或识别出的新需求进行更新。
o新员工入职培训:安全操作、消防安全;
o专业培训:操作机器设备或从事潜在危险作业员工,须岗前安全培训;
o特种作业:如电工、电焊工、司炉工、叉车工、电梯工、压力容器操作工、起重作业等须取得操作证;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4、机器、设备
为预防工伤事故发生,用于生产和辅助生产的所有机器与设备都应能安全使用并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安委会负责公司特种设备管理,锅炉,叉车,升降机,压力容器等登记、定期检验,特种设备报废或停。
5、安全信息 
应在风险区域张贴清晰可见的安全信息和/或警示标识。信息应描述风险或危害,以及如何最小化暴露程度,以明白易懂的方式(可使用图片、图形说明和/或用员工易懂的语言写明)告知员工。?
风险区域 :职业危害接触区域、危险品储存区域、危险设备区域 。
6、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应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将与危险性作业相关的工伤和患病的风险降至最低。
车间所有设备必须制定并张贴安全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危险性作业指的是密闭空间作业,高空作业,移动升降平台或起重机械作业等。
7、安全隐患
应将有职业病隐患或其它有工伤事故风险的工作场所的危害降至最低。
工作场所危害包括但不限于电路板松动,厂内运输,楼梯损毁,电线破损,未接地的机器设备,地板洞陷,货物不当堆放等。
8、个人防护用品(PPE) 
在任何有危害或潜在风险的工作区域,应为所有员工和访客免费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保护服,并做好维护。
在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场所设置清晰的提示标识.
9 、急救设施/急救员 
急救设施应配备充足,便于每栋建筑和每个楼层的所有班次员工取用。
急救设施不能上锁,存放位置应做好清晰标识;且确保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容易快速地取得,应通过定期维护和检查来确保其完备有效。
o安委会负责公司急救药箱的统一管理,每个车间至少配备一个医药箱,每100位员工配备一个急救箱《急救药箱配置标准》(国标M281745)。
o医药箱内的物品要齐全,包括创可贴、棉棒、医用胶布、纱布、消毒水、剪刀、镊子,医药箱的药品不得过期。每个医药箱内要有一份年度药品使用记录。
o急救箱处张体醒目标识,急救人员及联系电话。
o各部门每个班次要有经过有资质医师培训的急救员。 
10、工作环境和人体工学 
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进行监控,包括但不限于对噪音、温度、光线、空气质量的监控,并保留其所要求的测量数据/报告。
应对工作场所的人体工学进行评估。
应制定和执行书面的计划方案来减少能导致永久性伤害的单一反复的作业和工位。
11、饮用水
应为所有员工免费提供洁净的饮用水。饮水设施应进行适当的维护,并设置在距离工作区域合理的范围内。
12 、卫生设施和管理
应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以保障员工工作环境的卫生与安全。所有设施都应定期做好清洁与保养。
应有足够数量的盥洗设施与厕所。洗手间用品如厕纸、洗手液;洗手间要有充分的隐私空间。
13、休息区域
应提供足够多的区域供员工在工休期间休息和饮食。
应给员工提供适当的就餐场所。确保该场所的清洁卫生、环境良好并与生产环境如噪音、粉尘等隔离,且至少配有椅子/长凳和桌子。
14、酒精和药品/毒品
应制定关于酒精和药品/毒品政策,以防止员工的工作受到酒精、毒品或任何妨碍作业安全的物质的影响。应对该政策进行积极宣导,并得到所有员工的认同。
15、职业健康体检
接害岗位职业病体检:
岗前(3个月内),
每年岗中体检,转岗(3个月内);
离职体检;岗后如距上次体检不超过90天,可不需要体检。
16、职业危害评价
必须由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如现状评价认定工厂为职业病危害严重单位,则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四、化学品管理
 
1、化学品清单及其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应建立并保存一份持续更新的用于其生产、操作和维护过程中的所有化学品的清单。
清单至少应包括:化学品名称、用途、使用场所和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索引编号。
MSDS应采用员工明白易懂的语言。
完整的MSDS资料包括化学品名称、组成成分、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与处置、个体防护等16项内容构成。
除法律法规另有要求,如果只是普通清洁用化学品,办公材料或其它常见的,只具备轻微或常识性风险的化学品,不要求被列入清单,
2、化学品操作规程
应制定和执行化学品的采购、储存、搬运和使用以及紧急情况处理的书面操作程序。
如果仅有普通的,轻微或常识性风险的化学品(如清洁用化学品、常用办公材料等),不要求具备此书面操作程序。
3、能力和培训
操作化学品的员工应具备足够的能力,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了化学品的采购、搬运、使用和储存的全面培训。
4、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搬运
应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化学品进行储存、使用和搬运,防止其泄露挥发到空气、土壤和水体中,避免其燃烧/爆炸的风险,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分类存放:包括液体化学品、固体发化学品、油品等分类存储;酸碱等接触易产生化学反应的分离存放;危险化学品与普通化学品分开存放;
-购入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核对包装上的安全标签,若脱落或损坏,应补贴。化学品分装到其它容器时,应标明其内容。对于危险化学品,在转移或分装后的容器上应贴安全标签。
-在化学品的储存和操作区域,应张贴化合物和化学物质的相关风险和安全使用的相关信息。储存场所的地面必须是硬化地面,不会造成化学品渗入。
-液态化学品的防泄漏设施应至少能容纳最大桶/罐的容量。所有储存危险性液体的地上/地下储罐都应严格监控以防止污染,或尽早检测出泄漏隐患。
5、化学品标识
所有化学品容器都应做适当的标识,以合适并清楚易懂的方式解释所含的化学品,确保员工知道容器内是何种化学品物质以及其相应的危险性。
警示标识: 易燃易爆、腐蚀品等危险化学品必须张贴警示标识;
6、化学品仓库、易燃易爆化学品配料室: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不得设有插座 ;安全出口应使用防爆安全出口灯箱和防爆应急灯
7、易制毒化学品
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作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
购买和使用易制毒化学品需到当地公安局备案
8 、洗眼装置:
a. 化学品配料室及使用危险化学品(如碱、浓硫酸等)的地方要安装洗眼装置;
b.洗眼装置上方要有醒目标志;
c.洗眼台要水嘴向上,水压保持稳定;
d.洗眼水不得挪作它用。
9、化学品安全应急预案 
针对化学品泄漏、化学品安全事故等制定应急预案。
 
五、消防安全管理
 
1、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应制定和执行现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至少包括潜在危险和突发事件描述(火灾、自然灾害、化学品事故等),以及应急事件发生期间的疏散方案和人员分工与职责的说明。
2、火灾和火灾事件
应对火灾事故或者可能引起火灾的事件做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并做好文件归档。
3 、能力和培训
在每个工作区域,包括每个班次都应有足够数量的员工接受培训,学习如何使用消防器材。
培训包括如何使用现场安装的消防器材,受训过的员工应至少每二十四个月内接受再次培训。
应对该培训进行描述,并确保相关记录可以查阅。
员工在接受入职之前应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至少包括逃生疏散的程序、报警按钮位置和触发方法,并保存培训记录。
4、消防器材
应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手动消防器材应易于取用,可在远处识别,做好维护且不可上锁。
至少每十二个月对设备进行自检或由外部的资质单位进行检查。检查维护记录应做好归档,在消防设施上贴标签或吊牌。
5、逃生路径和紧急出口
所有紧急出口和疏散通道应能保证所有员工迅速安全地撤离。
每个工作区域至少设置两个独立的紧急出口,并确保所有紧急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根据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房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6 、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以下条件可设1个安全出口:
a. 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50平米,且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20人;
b. 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400平米,且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30人;
c.仓库占地面积小于300平米,可设一个安全出口。仓库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平米时,可设置1个。
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下表规定经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米,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米,门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0.9米。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宽度应该按盖层或盖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该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米。
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净宽度指标(米/百人)
厂房层数 一层、二层 三层 4层及以上
宽度指标 0.6 0.8 1.0
 
所有紧急出口和疏散通道都应设置灯箱或自发光标识,并在主通道清晰可见且不能上锁。紧急出口的门必须向外开启。
7、仓库防火安全管理
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间距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 0.5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0.3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 米。
储存丙类固体物品的库房,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六十瓦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照明灯具下方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 0.5米。
8 、疏散警铃
应配备独立的、功能良好的、可持续报警的警铃装置,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警示所有员工,并确保他们能从工作场所迅速安全地撤离。
疏散警铃可手工启动,且确保能在所有区域听见或看见。在充满噪音的工作场所,应用光信号警报来进行补充。同一建筑物内报警按钮应串联。
警铃按钮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并且在断电时也能正常工作。
9 、疏散图
 每个安全出口应配置逃生消防疏散图,内容至少包括:看图人位置、逃生路线、安全出口位置、警铃按钮位置、集合地点、急救箱位置、消防栓/灭火器位置、火警电话、清点人数负责人、抢救物资负责人等内容。
 疏散图应按照看图人的实际位置设计,而不按上北下南方向。
10、疏散演习
至少每12个月做一次疏散演习,包括所有班次和部门,并要求尽可能多的员工参加。
应指定专人在疏散发生时负责清点人数,以确保所有员工都已从现场撤离。
疏散演习的记录应做好维护,且至少包括演习的日期和时间、班次信息、疏散需要的时间、并验证所有人员都成功疏散、演习效果、以及是否需要整改行动。
厂房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
 厂房建筑应通过工程消防验收、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
 
六、 废弃物处理
 
1、废弃物分类: 
a.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b.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等 
c.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d.其它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2、废弃物清单
建立废弃物清单(分有害废气物、无害废弃物),每月统计产生的类别和数量;
废荧光灯管属于危险废弃物,各车间不得将废旧灯管扔进垃圾桶内,灯管由物资管理部、废弃物场统一管理存放;
3 、废弃物管理程序
建立废弃物搬运、储存、运输、回收和处置以及应急措施的书面操作规程,列明相关负责人/职务。该操作规程可防止废弃物挥发和泄漏到空气、地面或水体中,预防燃烧/爆炸的风险; 该操作规程应包括相应的应急措施, 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4、能力和培训
处理废弃物的员工应具备足够的能力,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了废弃物处理的全面培训。每年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保存培训记录。
5 、废弃物的储存、处理和搬运
废弃物的储存、处理和搬运方式都应预防对大气、土壤和水的污染,预防燃烧/爆炸的风险,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劳保佩戴:现场张贴处理废弃物所需劳保用品如胶手套、围裙、口罩等标志,并定期发放劳保用品,督促员工在操作中按要求佩戴好劳保用品。
有害废弃物和无害废弃物都应分开有序地存放。废弃物的分类和/或储存的区域应做好标识,桶/罐都应张贴合适的标签识别。危险废弃物张贴警示标签。
存放有害废弃物要有水泥硬化地面、防雨淋措施,并要有防止二次泄露的围栏;存储区域张贴有害废弃物标识。
6、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应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拣选并进行回收利用。车间有害废弃物的收集:有害废弃物与普通废弃分开收集存放,产生有害废弃物的工序设置有害废弃物回收桶/车,统一由公司废旧回收站储存及处理.
7、危废处置要有资质的承包商
废弃物运输、储存和最终处置的承包商,必须持有适用的法律法规所要求的许可证。
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持有许可证的承包商、运输公司或最终处置的公司,应妥善储存有害废弃物,直至有适当的处置方法为止。
 
七、招聘、工作时间、工资和福利
 
1 、招聘
制定招聘流程,招聘员工时,严禁因种族、性别、年龄、信仰、政治取向等有任何歧视行为。
严禁录用童工,支持未成年工就业。
2、员工档案管理  
人力资源部负责保存和维护员工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等员工档案;
劳动合同:应在员工开始工作之前签署一份书面的雇佣合同。合同至少应包括雇主名称、员工姓名、出生日期、职位、工资、工作时间、加班费的支付、福利和离职提前通知期。 
关于工作时间、加班费的支付、福利和离职提前通知期的信息可表述在员工手册或相应文件中。
3 、工资 
员工的工资,包括加班费,必须按规定支付周期支付,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员工工资扣除部分不得超出20%,且扣除后的工资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 
法定扣除项(如税或养老金)或协定的扣除项如餐费、住房费用和工会会费,不包括在20%内。 
员工不得被要求交纳任何押金。 
除法律法规另有要求,如果因为雇主原因而造成员工短期停工,则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最低小时工资=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21.75÷8  (月均计薪天数为21.75天)
加班工资支付
o 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o 在休息日安排工作的,应当安排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o 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4、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 
员工每周的工作时间不可超出60小时,包括加班时间。 加班必须出于自愿。
5、七天之内休息一天 
员工每七天应至少休息一天。
6、工资记录、出勤记录 
应保留每个员工的书面的工资和出勤记录。 
工资记录应至少保留24个月,包括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计件工资、生产奖金、补贴、扣除项、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
7、休假
员工应享受法定假日、当地习俗和标准规定的假期。
员工依法享受带薪婚假、丧假、病假、产假。
带薪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8、休息
员工享有适当的用餐和休息时间。
9、福利
向员工提供所有法定的福利如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养老金等。
 
八、住宿
 
1、居住条件
参照IKEA标准:人均居住面积不得小于3.8平方米(整个房间的建筑面积,包括走廊,洗手间,阳台) 住宿场所应配有足够的通风和/或供暖设施。
宿舍房间应可内外上锁 应向每名住宿员工提供可上锁橱柜以放置其私人物品,员工享有单独的床 。
所有住宿配套设施做定期清洁,保持良好的状态,应有适当数量和合理的舒适标准的盥洗设施和厕所 ;所提供的饮食服务或就餐的区域都应符合当地卫生法规的要(餐饮服务许可证、厨工健康证)。 
2、住宿安全
紧急出口和疏散通道应能确保所有员工快速安全疏散。作为最低要求每个楼层应设有两个单独的紧急出口,所有紧急出口和通道不得被堵塞,且不得上锁。防火安全同于上述消防安全要求。
住宿场所不得与高风险作业区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厂房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
 
九、 童工 未成年工
 
1、禁止使用童工
应建立防止使用童工的书面程序, 并持续执行来禁止使用童工。所有改善措施应最有利于儿童的最大利益。补救程序应规划出将儿童移出工作岗位的所有措施,并给儿童的发展提供更加可行和可持续的选择。
2、下级供应商禁止使用童工
供应商应建立并执行书面程序旨在防止其下级供应商使用童工。供应商应建立书面程序来确保其下级供应商一旦发现童工,能依据此程序立即作出改善措施。
3、未成年工的保护
宜家支持合法地雇用未成年工。未成年工是指18岁以下,但已达到最小法定工作年龄的劳动人群。确保未成年工的雇用符合适用的法律要求,并保障其工作的性质和环境不损害未成年工的健康,安全及精神。
·供应商应为未成年工识别合适的工种。
·未成年工不得从事有害的工作,如接害岗位、高强度劳动等
·未成年工不得上夜班。
·定期安排体检。
十、歧视
 
反歧视政策和程序
应制定反歧视的政策和针对反歧视问题的预防和整改的程序, 此政策和程序应得以执行。
严禁性别歧视性骚扰行为。不得出现因种族、宗教、性别认知、婚姻或家庭状况、年龄、政治属性、国籍、生理状况、性取向、民族或其它任何理由歧视员工。
除有法律法规限制,所有员工(无论合同工或者外包工),都享有相同的权利和福利。
 
十一、骚扰、虐待和惩戒行为
 
1、反对骚扰、虐待和惩戒行为
应制定政策和执行有效程序来陈叙对骚扰、虐待和惩戒行为的预防措施和整改行动。
这些政策和程序应涵盖并传达给所有现场的员工。
2、惩罚与申诉
不得参与、支持/允许体罚、暴力恐吓或其它形式的精神和身体强迫,且不得使用任何公开的警告和惩罚系统。
员工有权就训斥/惩戒行为/解雇提出申诉。这些申诉必须记录。
 
十二、员工参与
 
1、工作环境 
成立健康安全委员会或等同的组织,使员工能对工作场所的IWAY相关问题的改进活动施加影响。参与途径应书面化且告知与员工。 
书面记录好所有的活动,注明已识别出的危害和风险、应该关注的问题点和跟进结果,以持续改进工作环境,减少工伤事故和事件的数量,增加员工在健康安全工作中的参与度。 
应向员工公开所有的信息包括书面的计划和改进结果。 
2、申诉程序 
应制定书面的程序,指导员工如何反映和投诉相关问题,如歧视、骚扰或虐待等。员工应熟知申诉程序。 
申诉程序应包括员工如何向供应商直接反映问题和进行投诉,此申诉程序适用于所有员工(无论合同工或者外包工)。
3、结社自由
员工有权加入、组建或退出自己所选择的工会。供应商应尊重此项权利,并确保员工不会因此而受到报复、干涉、胁迫或骚扰。
4、集体谈判
员工有自由行使劳资双方集体谈判的权利,不得受到报复、干涉、胁迫或骚扰。
 
查看愉悦微信二维码
WeChat Code
愉悦微信
愉悦微信
技术维护:正舟信息

鲁ICP备19010375号-1